澳门·永利(中国)官网入口-欢迎莅临!

新闻动态
为广大企业提供更加轻便、高效、经济的人力资源服务
新闻动态
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全力冲刺全面小康 为建成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而努力奋斗_澳门永利老网址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4-20 12:38
  |  
阅读量:
本文摘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全力冲刺全面小康 为建成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叶红专(2016年9月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全力冲刺全面小康 为建成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叶红专(2016年9月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力冲刺全面小康,为把湘西州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奠定坚实基础,奋力谱写中国梦的湘西精彩篇章。

  一、过来五年担当作为、砥砺奋进,湘西州已站上发展新起点  州第十次党代会以来,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矿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等严峻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州委团结带领全州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执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抢抓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湘西州视察、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等重大机遇,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生态文明、民生事业“五大建设”,着力建设绿色、文化、开放、和谐“四个湘西”,努力推动在武陵山区率先发展、率先脱贫,全州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实现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五年大变样”。  ——全力以赴谋发展、促发展,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发展。

2015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511.9亿元,五年年均增长8.7%;财政总收入78.4亿元,年均增长19.5%;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1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1.9倍,年均增长2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年年均增长13.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4%、13.4%,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19.1%、21.2%。特别是2015年,全州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贷款等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经济发展打了一个大的翻身仗,实现了湘西州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千方百计抓项目、破瓶颈,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州庆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0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2%。

张花、吉茶、吉怀、凤大、龙永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铜仁·凤凰机场扩建竣工投入使用,黔张常铁路、永吉高速公路、张花高速公路3条连接线加快建设,张吉怀客运专线、湘西机场、天然气长输管网即将开工建设,湘西州融入了长沙、重庆、贵阳、桂林4小时经济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基本实现乡乡通水泥路、适宜通公路行政村通公路。在全省率先实施“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新解决10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1732个村农网改造,新增天然气用户2.9万户,实现乡乡通宽带、村村通电话、城镇4G网络全覆盖。  ——着力优化布局、建强园区,优势产业建设取得新发展。

生态文化旅游持续“井喷”发展, 2015 年全州接待游客3362万人次、旅游收入217亿元,湘西州成功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成为全国十大旅游热点地区,凤凰县跻身首批中国旅游强县。以柑橘、烟叶、猕猴桃、茶叶、百合、油茶、中药材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和以湘西黑猪、黄牛、山羊为主的特色养殖业规模壮大、效益提升,建成万亩农业特色产业标准园19个。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成省级产业园区9个,湘西经开区、泸溪工业集中区获批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州累计新建标准厂房200万平方米,2015年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93.1亿元。

吉首步步高、国盛商业广场、龙山地下商业街等一批商贸综合体建成运营,湘西州成为全省“互联网+”首批试点地区,淘宝特色中国“湘西馆”正式运营,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位列全省前茅。  ——加快“三特”融合、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建设打开新格局。

坚持走具有山区特点、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城镇规划体系日益完善,新区拓展、老城改造和产城融合步伐明显加快,全州城镇化率提高到41.1%,城镇人口增加到108.4万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近170平方公里。重点集镇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全面加强,成功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文明、园林、卫生城市和15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29 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城镇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查非拆违”深入开展,立案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12462起,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同建同治强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道路交通秩序有效改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群众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明显转变,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突出绿色为底、文化为魂,生态文明建设展示新形象。大力实施“绿色湘西”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16.35万亩,生态效益总价值位居全省之首,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0.24%,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饮用水源保护、主要污染物减排、重金属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得到加强,空气质量全省最优,入选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武陵山(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快推进,拥有国家、省级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5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6项、省级62项,老司城申遗实现湖南省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文化资源优势更加凸显。  ——尽心竭力抓扶贫、强保障,民生事业建设收获新成果。

五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579亿元,是上五年的2.8倍,年均增长21.8%。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指示,聚焦发展生产、公共服务、全民教育“三件大事”,集中力量实施精准脱贫“十项工程”,组建690个工作组开展驻村扶贫工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90多亿元,减少贫困人口5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0.04%,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五期推介花垣十八洞村扶贫经验。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荣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8项,公众科学素质进一步提升,建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444所,新增城区学位2.8万个,湘西职院整合发展,州人民医院迁入新址运营,州民族中医院成功创建“中医三甲”,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改扩建,95%的村有卫生室,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巴西里约奥运会湘西健儿勇夺“两金一铜”为国争光。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年劳务收入突破200亿元。

在全省率先实现乡乡有敬老院,率先开展农村贫困大学生扶贫助学,率先实现新农合、新农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孤儿慈爱园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10.5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9万户。  ——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增添新动力。积极推进简政放权,州、县市政府机构和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全面完成,州本级审批事项减少35%。

深化工商登记制度、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市场主体从 2010 年的 5.1 万户增加到8.3 万户,州、县市、乡镇三级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初步形成。深化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改革,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采取PPP、股权融资、政银企合作、大标段制等方式形成了项目建设多元化投入格局,6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

集体林权制度、交通体制等改革顺利完成,公车、财税、工资收入分配、医药卫生、国有企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改革有序推进,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 700 亿元,五年年均增长 22.7%。  ——推进重心下移、工作前移,社会治理水平得到新提升。

积极开展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投入1.6亿元建成县级电子监控指挥中心平台9个,公共区域、重要场所及机关单位安装电子防控探头近3万个,基本实现网格全覆盖、诉求快响应、服务零距离。抓好抓实信访维稳,健全和落实矛盾化解、重点稳控、依法处置、责任追究“四个机制”,做细做实群众工作,成功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全州信访总量、赴省进京非访大幅下降。深入开展矿山、交通、建筑、消防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市州,特别是在今年抗洪救灾中,成功紧急转移群众1.85万人,实现地质灾害“零死亡”,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  ——坚持和衷共济、携手奋进,民主政治建设迈出新步伐。

保障和支持州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做好立法、监督、决定、任免、代表工作和自身建设,修订完善了自治条例,颁布实施了16个单行条例,与湖北省恩施州开创了跨省协同立法先河。支持政协依法依章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政协工作呈现团结和谐、开拓创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党管武装、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国防教育进一步加强,“一拓双带四促进”活动取得实效,帮扶退役士兵就业创业经验在全国推广,驻州部队、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参与建设和抗洪抢险、社会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认真贯彻统战工作条例,形成了“同心工程”特色品牌,非公经济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宗教、对台、外事侨务工作得到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卓有成效,成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首批试点。

  ——立足强基固本、崇严尚实,党的建设事业呈现新局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党内主题教育,党员干部能力素养明显提升。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推行分级分类别、全员全过程五个文明建设绩效考核管理。

多渠道引进、大力度储备人才,五年引进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才近3000名,省“百人计划”和海外专家“百人计划”实现零突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村办公经费、村主干待遇明显提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扶贫村和软弱涣散党组织村“第一书记”实现全覆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评议位居全省前列。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重理论武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部署开展了农村“三项补贴”清查、“三资”清理、科学发展点题监督评议、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精准扶贫等系列专项监督,着力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腐败问题,促进了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五年,是我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精准扶贫成效最好、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是民主政治生机勃发、民族团结进步的五年,是党的建设全面提升、政治生态不断优化的五年。发展成就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历届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和吉首军分区班子继往开来、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全州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勠力攻坚的结果,是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建言献策、共同参与的结果,是驻州部队、武警官兵及中央、省驻州单位同心协力、携手并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湘西州第十届委员会,向全州广大共产党员、各族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州脱贫发展的各级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实践,有几点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长期坚持: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提供坚强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紧紧依靠几大家领导班子,统筹谋划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狠抓工作落实,在全州范围内凝聚起了发展脱贫、全面小康的强大合力。二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搞好顶层谋划。发展是第一要务,解放思想是不竭动力。

我们按照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继承历届班子好的经验做法基础上,准确把握州情实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出了“542”发展思路和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的总战略、总愿景,明确了扶贫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四项重要工作”,配套出台了系列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全州上下推动科学发展的思维理念和能力水平显著提升。三是必须坚持项目带动,强化发展支撑。项目建设力度决定经济发展速度,项目建设水平决定经济发展质量。

我们牢固树立“发展靠项目支撑、工作靠项目推动、面貌靠项目改变”的理念,把精力集中到项目上,把要素汇聚到项目上,把绩效体现到项目上,实施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的优势产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重大项目,特别是围绕建州60周年州庆,精心筛选了300个州庆重点项目,以项目建设大突破,有力推动了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四是必须坚持特色发展,加快优势优化。

只有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厚植发展优势,赢取发展先机。我们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机制、经营组织形式、利益联接机制,注重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产业园区和培育市场主体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以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和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以推动文旅融合、引进战略投资、加强景区建设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业提质,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和商贸物流区建设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初步形成以生态文化旅游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为加快发展、后发赶超提供了有力支撑。五是必须坚持民生为重,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

我们始终秉持富民为先、惠民为重的理念,坚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抓民生事业发展,上项目充分尊重民意,办实事充分体现民需,促改革充分保障民利,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展社会事业、办好民生实事,加强核心价值引领、公平正义维护及公共服务保障,全州各族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了实惠、增进了福祉,充分激发了全州上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六是必须夯实基层基础,彰显担当实干。

党的力量在基层、血脉在基层,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我们坚持把重心放在基层,把功夫下到基层,千方百计加大基层投入,提高基层干部待遇,深入推进城乡同建同治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切实抓好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着力建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多措并举完善工作推进、责任倒逼、奖惩激励机制,全面提高基层执行力和基础支撑力,全州基层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全面提升。  二、瞄准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总战略、总愿景,开启后发赶超新征程  未来五年,是我州后发赶超的黄金期、脱贫攻坚的决战期、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机遇大于挑战,挑战中蕴含机遇。从机遇看,打赢脱贫攻坚战已成为国家意志,脱贫时间表已确定,攻坚路线图已制定,这场必胜之战为我们彻底摆脱贫困州情创造了历史条件。

中央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稳增长措施出台的力度不会减弱,并且更加注重推动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均衡协调发展,这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特别是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俞正声主席亲临湘西州视察后,我州已成为全国脱贫发展的聚焦点和武陵山区开放开发的热土,多重叠加的政策红利在加速释放;随着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瓶颈彻底破解,高速、高铁、航空、水运等综合交通格局加快形成,我州迎来立体化大交通时代,区位优势日益凸显;随着生态文化旅游的“井喷”发展特别是凤凰旅游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老司城成功申遗和全域旅游、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我州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日益放大,大发展、大提质的势能蓄积待发。从挑战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创新驱动能力不强,产业转型升级不快;全州尚有50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农村公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社会保障水平仍需提高,就医难、就业难、住房难等问题亟待解决,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党的建设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需要加强,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倍加增强后发赶超的自信自觉,自加压力,奋发作为,努力赢取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

  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两大任务,坚守“542”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提质发展、和谐发展,确保全州贫困县两年基本脱贫、三年巩固稳定,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把我州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奠定更加坚实基础。总体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存贷款规模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12%以上,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绿色生态优势进一步放大,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从严管党治党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

  用好用活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完成目标任务,关键在于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创新引领下保持强劲动力,在协调平衡下避免摇摆波动,在绿色约束下实现更可持续,在开放推动下扩大合作共赢,在共享激励下促进发展惠民。具体实践中,就是围绕建设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这一总战略、总愿景,把州域国土作为一个全域生态、全域文化、全域旅游、全域康养的大公园来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把湘西州打造成自然山水大画园、民族风情大观园、绿色产品大庄园、休闲旅游大乐园、和谐宜居大家园,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武陵胜境。

  ——建成自然山水大画园。以“呵护自然、亲近山水”为导向,全面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大力推进国家级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实施生态景观走廊和生态景区示范、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彰显自然神韵,做活山水文章,打造靓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山水风光奇特、人与自然和谐的大画园。

  ——建成民族风情大观园。以“神秘文化、地域风情”为基调,凸显民族元素,彰显民俗风情,传承民族文化,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村镇群和生态文化核心片区,建好酉水流域和腊尔山台地两个文化生态核心保护区,打造中国最大、最美、最具乡愁记忆的土家族苗族原乡群落,建设民族文化彰显、民俗风情浓郁的大观园。

  ——建成绿色产品大庄园。以“绿色发展、两型引领”为驱动,坚持生态优先、优势优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型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业,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一批绿色产业基地,创新和提升一批生态、有机、富硒品牌,建设绿色产业发达、绿色经济主导的大庄园。  ——建成休闲旅游大乐园。

以“全域旅游、休闲康养”为方向,以凤凰为龙头、吉首为集散中心,加快创建凤凰古城、矮寨奇观、老司城、里耶古城5A级景区,开发建设土家族、苗族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构建全州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建设一批高品位的旅游度假区、休闲康养区、文化创意区,打造城乡多层级休闲旅游集聚区,建设快旅慢游、主客共享的大乐园。  ——建成和谐宜居大家园。以“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为目标,全力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城乡同建同治,不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环境优美、民风淳美、社会和美的美丽湘西,建设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和谐共生的大家园。

  三、全力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让各族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指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要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切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实到基本民生兜底、当家产业发展、资源整合优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区域统筹发展、重点项目建设上,确保脱贫任务提前完成。  扎实推进“十项工程”。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抓住关键问题,实施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脱贫。

推进发展生产脱贫工程,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标准园建设,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牧场)和庭院经济。推进乡村旅游脱贫工程,着力打造土家族、苗族两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和高山峡谷、烽火苗疆、秦简土家、土司遗产、沅水民俗、酉水画廊等六大村寨群,乡村游重点村年经营收入达到1000万元左右。推进转移就业脱贫工程,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完善就业服务保障体系,搞好与广东深圳、省内长株潭等地区和州内工业园区劳务转移对接,年劳务总收入实现200亿元以上。

推进易地搬迁脱贫工程,科学编制搬迁规划,因地制宜确定安置方式和安置点,制定和落实搬迁后扶政策,确保一次性规划、两年内完成。推进教育发展脱贫工程,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贫困生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教育免学杂费、实行生活补贴,贫困大学新生救助全覆盖。推进医疗救助帮扶工程,加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能力建设和管理,盘活各类医疗救助资金,贫困群众医疗救助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特困群众全报销。

推进生态补偿脱贫工程,重大生态工程项目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加大生态补偿力度,符合条件的林区贫困群众就地转为护林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进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做好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行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两年内完成无房户建房和危房改造。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重点抓好农村道路、“五小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保障工程,重点抓好儿童福利院、慈爱园、农村养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所有乡镇、村(社区)都有文体活动中心,创建秀美生态村庄500个以上。

  整合资源加大投入。聚焦扶贫资源有效配置,推动行政与市场同时发力,整合利用各类资源和资金,最大限度发挥综合效益。

大幅增加财政扶贫投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把扶贫作为优先保障重点,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机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财政担保等方式,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参与脱贫攻坚。切实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将有限的扶贫资金集中投入到最急需的地方、最贫困的对象和最重要的脱贫项目上。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到贫困村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游等产业,盘活各类产权,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使特色优势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股本,有效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扎实抓好金融扶贫,积极争取并用好用足小额信贷优惠等金融政策支持,加大风险补偿、财政贴息力度,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贫困户应贷尽贷。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贫困村致富能人培养计划,加快先进实用技术在精准脱贫中的转化利用。

  压实责任严格考核。落实“州里统揽、县市主体、乡镇配合、责任到人”要求,建立严格的扶贫工作责任体系,形成各司其职、高效运转的扶贫工作机制。强化结对帮扶,继续推行“州级领导联县包乡、县级领导联乡包村、州县市单位包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户”制度,贫困人口不脱贫、党员干部不脱钩。严格落实扶贫工作组驻村入户制度,点对点帮扶贫困村,零距离服务贫困户,贫困村不脱贫工作组不撤离。

对照省脱贫退出标准和考核办法,切实强化减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资金投入、扶贫责任、日常管理等指标落实的具体措施。加大督查力度,重点围绕扶贫考核体系指标,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减少、贫困县退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驻村帮扶、扶贫资金安排使用等方面进行督查督办,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强化考核问责和奖惩激励,实行精准脱贫分级、分类、全过程考核管理,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脱贫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工作落实不力的部门和地方严厉追责,对不作为乱作为、违规违法的行为严肃查处。

  四、主动适应把握经济新常态,着力推动能快则快、更好更快发展  坚持能快则快、好中求快、更好更快的工作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实现更高水平、更好效益、更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认真研究国家投资政策,找准投资“兴奋点”、国家政策“对接点”,策划储备一批事关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点项目,形成有特色、滚动式、可持续的高水准项目库,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汇报衔接,争取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规划“笼子”。

加大项目推进力度,抓实综合交通、能源保障、水利设施、信息通讯、城镇基础设施“五网”工程,加快湘西机场、张吉怀客运专线、黔张常铁路、吉恩高速、张花高速连接线等重点项目竣工,确保五年完成项目投资3500亿元左右,加快州庆项目推进,力争州庆前完成投资1500亿元。深入推进政银企合作,做大做实做强投融资平台,支持优势骨干企业上市融资,激活民间投资,采取PPP、抵押融资、股权融资、基金投入等多种模式最大限度保障建设资金需求。

做好土地储备工作,确保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特别是做好做活土地“五个增值”文章,通过调整规划、改善环境、布局重大项目、用好政策流转土地、加快征拆腾地使土地效益最大化。创新重大项目落地办法,创造条件让大企、大商、大资的好项目进得来、落得地。

全面落实“五个一”责任制,积极探索大标段制等项目建设模式,加强项目绩效管理和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确保把每一个项目都打造成精品工程、廉洁工程。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按照“保护、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的原则,做强旅游门票、服务、地产“三大经济”,推动实现生态文化旅游业由旅游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资源开发型向深度融合型、市场开拓型向规范管理型、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四个提升”,通过五年努力,年旅游总收入突破500亿元,朝着1000亿产业目标迈进,不断提升“神秘湘西”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品牌影响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高品质建好1000里旅游公路、1000里生态旅游景观走廊、500里旅游慢行体系,三年内实现重要景区通二级以上公路,乡村游景点全部连通生态旅游公路。

加快星级宾馆、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抓好重点特色村寨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体系,高品位打造凤凰古城、老司城、里耶古城、矮寨大桥四大旅游黄金板块,加快凤凰防御体系申遗和星级景区创建,大力度推进土家族、苗族两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建设,抓好特色民俗村寨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协调整治,综合开发旅游地产、度假休闲基地、名企会议中心和医疗康养中心,创新打造自驾游营地、美术摄影创作基地。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做好保护传承、挖掘开发、宣传推介工作,抓好古城、古镇、古村落协调整治,加快演艺项目提质升级。创新营销方式和手段,积极拓展港澳台、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入境旅游市场。

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发展网络营销、网上预订支付等新业态。  建设人民满意城镇。

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三特”融合、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路子,突出生态立城、依山建城、文化塑城,着力构建“一个核心城市、半小时生态城镇群、一小时旅游经济圈、七个县城区域节点、三十个卫星集镇”的新型城镇体系。突出规划引领,按照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四宜”定位,完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乡镇和村庄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注重搞好与国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的相互衔接,推动实现“多规合一”,持续深入开展“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整治,坚决实现违规建房零增长、存量三年内全部消化。加快扩容提质,对接大通道拉开道路骨架拓展城镇规模,对接工业园、物流园、商贸商住综合体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长输管网、“两房两棚”等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注重延续城镇文脉,推进老城、老街区整治修护,解决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不协调等问题。加强精细管理,推进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配套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抓好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管理等民生服务工程,打造智慧城市。强化网格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加强商贸经营区、居住区物业管理,做好特殊人群服务工作。以城乡同建同治为抓手,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一体建设、一体管理。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园、社、企、水、路”综合配套,加快建设一批万亩精品园、千亩标准园、百亩示范园,着力建好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通过入股、托管等方式,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多种形式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让“资金跟着农户走、农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创新农产品供给,柑橘、烟叶产业重点在现有基础上做优品质、做亮品牌,茶叶、猕猴桃、中药材、油茶和湘西黄牛、湘西黑猪产业重点在保障质量的同时适度扩大规模、做优做强。

注重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动农产品加工增值,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订单直销、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农村土地整治和机耕道、农产品仓储物流基地建设,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升级,加快吉首大兴寨等防洪骨干工程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加快建设武陵山区最大的特色食品产业区、全省最好的旅游商品加工区、国内外知名的锰锌铝系列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独具特色的“电子信息光谷”,实现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水平跨越。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巩固提升矿产品、食品、旅游商品加工和生物制药等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带动功能强、拥有市场话语权的龙头企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70%以上。抓好科技成果转化,整合园区、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支持企业创新项目建设,开发一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五年内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0%以上。

加强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严把新上项目节能环保准入关,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强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监测管理。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推进园区扩规发展,打造特色园区、高科技园区、生态园区,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服务设施配套园区建设,降低就业和生活成本,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健全流通网络,提升商贸流通业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打造武陵山区商贸物流中心。对接空港、高铁站、高速公路连接线、产业园区,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建成一批商贸流通综合体。

加快发展快递物流,通过整合提升、引进移植和培育扶持等途径,尽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龙头企业。加快实施州县核心商圈、乡镇商业中心、民族特色商业街等项目,抓好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和商贸市场“流通再造”,构建州、县、乡、村四级流通体系。

抓好与电商龙头企业战略合作,加快电商产业园、湘西馆等平台建设,推动现代交通、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融合,催生更多经济新业态,重点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线下线上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健康养老、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家政服务、特色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提升金融、信息、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质量水平。  大力发展民生事业。

建立更加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城乡低保提标、城乡医疗救助、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五保供养、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灾民救助等工作,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农民就业和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重点发展基础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大力支持吉首大学、湘西职院、吉大师院、湘西电大发展。重视发展体育事业,加快体育场馆和健身中心等设施建设,挖掘推广民族体育项目,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全面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持州人民医院、州民族中医院建设,加快县级公立医院标准化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优化整合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扶持土家医药、苗医药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围绕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实施“绿色湘西”工程,争创国家森林城市,放大绿色生态优势。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推进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创新,破除体制机制弊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开放高地,营造法治环境。

纵深推进各项改革事项,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降低创新创业就业门槛,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强化政府预算管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抓实支出绩效管理;全面推进营改增、消费税、资源税等改革,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改革,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湘西公路口岸、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境内外商标注册、出口认证和宣传推广,开展境外旅游、农业、劳务合作,健全与广州、深圳及长株潭等地劳动力转移对接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完善依法治州制度体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支持审判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推进综合执法,加强村民自治和社区自治,健全社会矛盾预警、利益表达、协商沟通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和防范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妥善处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五、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全面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努力答好党和人民给出的每一道考题。  (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补好精神之钙、筑牢忠诚之魂。

强化理论武装,以“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支部、学习型党员”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中心组学习等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党校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深入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掌握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思想上的成熟和政治上的坚定。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经常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经常对照党章党纪党规检查自己、修正偏差,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加强修炼修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继承发扬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恪守公道正派的品质要求和行为准则。

注重在立德、立言、立功上加强锤炼,养成学习思考、遵规守纪、勤政务实的好习惯,努力做到立得正、站得高、做得勤、守得廉、落得实。  (二)认真落实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方针,锻造担当有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认真贯彻“四讲四有”要求,执行落实“好干部”五条标准,积极推动干部能上能下,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双控”预审机制和“四凡四必”制度,科学解决简单以票取人、以考试取人、以年龄取人、以一时一事取人等问题,加大年轻干部、基层干部培养选拔力度,注重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紧紧围绕提高执政能力这个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团结共事、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实际操盘的能力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推动提醒谈话、函询诫勉常态化,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管,规范权力运行。

倡导担当作为,强化绩效考核,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个结合”“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指示,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开展“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专项整治,让有为者有位,让只想当官不想做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干部没有市场。完善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政策措施,利用多种渠道灵活引进急需人才,加强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实施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三区”人才等人才项目工程,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突出抓基层重基础,打通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基层、夯实基础,促使广大党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压实党建责任,建立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问题、整改、责任“三个清单”,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形成“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格局。继续选派得力党员干部到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和贫困村党组织担任书记或第一书记,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力度。

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实施基层党建“百强”示范引领工程,拓展延伸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改善基层工作条件,保障正常运转经费,提高基层干部经济待遇。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整合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和网上民生服务平台,全面推行村干部坐班值班、民事代理代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及时办理反馈群众诉求,帮助群众和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增收致富中的实际问题。  (四)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恪守务实为民、清正廉洁从政底线。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新风正气成为常态,让忠诚、干净、担当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鲜明标识。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巡视工作条例,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准确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发现苗头及时提醒,触犯纪律立即处理,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严惩腐败行为,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担当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领导干部,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扎紧制度“笼子”,用好巡察“利剑”,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推动各级党员干部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紧盯作风领域的新形势、新动向,持之以恒反“四风”、改作风,加大对作风建设情况的明察暗访力度,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件,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落实调查研究和“三联制度”,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急,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留下一个好名声。

  决胜脱贫攻坚、冲刺全面小康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当下就是沿着正确方向干,坚持实事求是干,抓住关键问题干,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具体工作:①精准脱贫方面,重视抓好金融扶贫,今年各级财政安排1亿元以上用于风险补偿和财政贴息,撬动10亿元左右扶贫贷款投放,今后每年增加1亿元以上,全州每年整合扶贫资金40亿元以上,五年整合200亿元以上,抓实“十项工程”,严格考核管理,确保全州50万贫困人口“两年基本脱贫、三年巩固稳定、社保兜底应兜全兜”,实现“两不愁、三保障”。②全域旅游方面,打造四大旅游黄金板块,加快凤凰古城、老司城、里耶古镇、矮寨大桥、边城茶峒、浦市古镇、吕洞山、红石林等景区建设,建好1000里旅游公路、1000里生态旅游景观走廊、500里旅游慢行体系,大力度推进土家族、苗族两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开发,加大60 个特色民俗村寨建设、300个传统村落协调整治力度,创建4个国家5A级景区、15个4A级景区,吉首、凤凰各建成3家以上五星级酒店,其他县至少建成2家四星级以上酒店,全州新建、改扩建星级旅游厕所500个左右,旅游总收入突破500亿元。③基础设施方面,完成投资1800亿元,加快300个州庆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湘西机场、张吉怀客运专线、黔张常铁路、吉恩高速、张花高速连接线和吉首大兴寨水库建设。

④现代农业方面,突出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村道路、水利基础配套建设,每个县市建设5个左右万亩精品园,每个乡镇建设5个左右千亩标准园,每个村建设5个左右百亩示范园,发展3000个现代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2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⑤新型工业方面,完成园区建设投资300亿元,新增园区工业用地50平方公里左右,新建标准厂房300万平方米以上,新培育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2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4个100亿园区和4个50亿园区,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00户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非矿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⑥城镇建设方面,加快扩容提质、产城融合,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长输管网等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打造智慧城市,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城镇化率达50%以上,新增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左右。

⑦商贸流通方面,完善州、县、乡、村四级流通体系,培育物流龙头企业,每个县市建成2个以上现代物流园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乡镇农贸市场,优化环境,规范经营秩序,全州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超过50%。⑧基层基础方面,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城乡同建同治、网格服务管理美丽湘西建设“三大工程”,加大铁路、高速、国省干线沿线和城乡公共场所、机关院落、居民小区绿化美化亮化力度,让整个州域处处是风景、处处显风情;强化村级发展保障,建州60周年州庆前,村主干和社区负责人年均误工补贴不少于2万元,五年内达到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20万元。

⑨民生事业方面,新增创新创业市场主体6万个以上,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解决小学初中大班额问题,各类教育协调推进,体育、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民生保障全面提升。⑩改革开放方面,抓实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州交通旅游投规模、财政基金规模分别达到300亿元、500亿元以上,加快建设法治湘西,精心筹办建州60周年州庆活动,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建设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湘西美好答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湘西精彩篇章。实现美好蓝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大力支持人大依法履行立法、监督、任免、重大事项决定等各项职能,充分发挥人大及其代表在脱贫发展、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支持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围绕民主、团结两大主题,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引导带动各族各界人士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全州工作大局上来。积极支持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进具有湘西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努力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创新和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支持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扎实做好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人士、宗教、对台、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汇聚起团结一致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的湘西,发展基础、支撑条件和外部环境今非昔比。

未来的湘西,决胜脱贫攻坚、冲刺全面小康势不可挡。今天我们走过的每一段历程,取得的每一项成绩,凝成的是磅礴的力量,托起的是明天的梦想。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瞄准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总战略、总愿景,不忘初心,务实奋进,为谱写中国梦的湘西精彩篇章而努力奋斗!。


本文关键词:澳门永利官网,澳门永利老网址登录入口

本文来源:澳门永利官网-www.aihuanyou.com